四, 结语
苏轼把他对宇宙人生的体认和醒悟,巧妙地运用于诗词中,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。愚者过去常随手拈来阅读,只觉得文字美妙清新,意境高远,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。如今学佛,再重新品尝,更有说不出的快感。那禅机!那妙意!以上所举只是愚者的浅见,其拙劣和错误自不待言,敬请方家赐教!还有许多有待于进一步参悟。如《琴诗》中:“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?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与君指上听?”即是一例(此时脱胎于《楞严经》:“譬如琴瑟箜篌,虽有妙音,若无妙指,终不能法”。 )
综上所述,苏轼确实是一位罕见的奇才和慧根利智的禅观行者。
①《宋诗鉴赏词典》P397——上海版1986年。
②《禅林珠玑-居士篇》。
③同上
(总结篇)
“常隨佛學“,就是时时记住佛的教导,依照佛所教导的去做。释迦牟尼佛虽然不在世间了,但是他所说的法还在,就是经典。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若是经典所在之处,则为有佛”。我们的行为依照经典中讲的去做,就是向佛学习,也就是学佛,否则不是学佛。因此我们要“亲近善知识,听闻佛法,如理思维,法随法行“。學佛的人不可以忘記這一句,佛才是我們最准确的榜樣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