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常隨佛學“,就是时时记住佛的教导,依照佛所教导的去做。释迦牟尼佛虽然不在世间了,但是他所说的法还在,就是经典。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若是经典所在之处,则为有佛”。我们的行为依照经典中讲的去做,就是向佛学习,也就是学佛,否则不是学佛。因此我们要“亲近善知识,听闻佛法,如理思维,法随法行“。學佛的人不可以忘記這一句,佛才是我們最准确的榜樣。

2008年8月31日星期日

让我们的存在成为祝福

一隻蜜蜂和一隻黃蜂正聊天,

黃蜂氣腦地說:「奇怪,我們倆個有很多共同點,

同樣是一對翅膀,一個圓圓的肚子,

為什麼別人提到你常是開心的,提到我卻說我是害蟲呢?」

黃蜂接著又忿忿地說:「我真不明白,真要比起來,

我有一件天生的漂亮黃色大衣,

而你卻成天髒兮兮的忙裡忙外,我到底哪一點不如你呢?」

蜜蜂說:「 黃蜂 先生,你說的都對,

但我想人們會喜歡我,是因為我給他們蜜吃,

請問你為人們做了什麼呢?」

黃蜂氣急的回答:「我為什麼要幫人們做事,

應該是人們要來捧我吧!」

蜜蜂接著說:「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,你就得先怎樣待人。」

很多人常會有懷才不遇的感慨,覺得為什麼自己有那麼多的優點、

才華、能力,但卻沒有人懂得欣賞呢?

在人們眼中似乎總被忽略、冷落。

其實,就像故事中的蜜蜂與黃蜂一樣,

一個人在這世界上的價值,


不在於其「擁有」什麼,乃在於其為旁人「付出」了什麼,

不在於其擁有那些優勢、才華、能力,

乃在於其用那些優勢、才華、能力為旁人貢獻了什麼。

一個人的存在如果無法成為別人的祝福,

那麼擁有再好的條件也是枉然。

讓自己的存在,成為別人的祝福。

讓自己的存在,為別人帶來香氣。

讓旁人的日子因為有你而變得更美好,那怕只是多做一個小動作,

多幫忙一件小事,都可能會有許多意外的驚喜與感動。

想一想,你所處的團體、學校、辦公室,

有因著"你"這個人的存在而變得更美好、更和氣嗎?

值得你我深思、共勉之。

没有评论: